![]() |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轨(ART)列车亮相。 |
一提到城市轨道交通,很多人就会联想到长长的轨道,有没有一种既保持像轨道列车大载客量优势,但不需要建造专有钢轨,又能像公交车灵活穿行的城市交通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
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一种名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以下简称“智轨”)的全新交通产品在株洲首次亮相,它以虚拟轨道替代实轨,橡胶轮胎代替钢轨,为解决大中城市出行难带来了新的选择和体验。
智轨列车看似无轨,实则有“轨”
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为三节编组,长31.64米,宽2.65米,高3.4米。列车可以双向行驶,最大载客人数为307人,满载重量为48吨,最高运行时速为70公里。
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该车采用胶轮承载,取代了传统的钢轮钢轨,因此不需要铺设专有的物理轨道,通过自主研发的轨迹跟随控制技术,控制车辆在虚拟轨道上智能导向,同时依靠特定的信号控制技术对列车在虚拟轨道行进进行约束,提高安全性。
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智轨列车项目组组长冯江华博士介绍,简单来说,它通过车载各类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线路,将运行信息传送至列车“大脑”(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大脑”的指令,在保证列车实现牵引、制动、转向等正常动作的同时,能够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迹”上,实现智能运行。
此外,智轨列车还能根据客流变化调节运力,比如采用标准的3节编组时,列车可载客超过300人,5节编组时可载客超过500人,能有效解决普通公交车载客量小的缺陷,大大提高运力。
兼顾运量与成本,为解决“城市病”订做
冯江华介绍,以智轨列车为核心运载工具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基础设施投资小、城市适应性高、综合运力强等优势特点,是兼顾运能与投资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与现代有轨电车相比,建设一条10公里的线路,“智轨”至少能节省10亿元以上,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
“智轨”既能作为一线城市大运轨道交通的补充,也可作为二、三线城市的客运主体,还能承担新区到新区、中心到旅游区等特定线路的运输,并能与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充分结合,打造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运输难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式。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