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秃鹫缘何百毒不侵

秃鹫缘何百毒不侵

 

查尔斯·达尔文1835年搭乘“小猎犬号”考察船考察期间曾经遇见一种鸟,令他非常恶心,于是他在日记中对此写道:“这些鸟儿令人作呕,专为取食腐臭而生。”达尔文描述的鸟不是别的鸟,正是秃鹫。

当年笔者在新疆考察期间第一次看秃鹫时也有类似的感觉,记录如下:草原上躺着一只死去的牦牛,尸体早已腐烂,隔着几百米就可以闻到阵阵腐肉的气味。一群秃鹫夹杂着高山兀鹫,围在牦牛尸体旁,它们将头伸进牦牛肚子里取食内脏,头上沾满了血红的内脏……

正是这种令人作呕的鸟在高原上承担一项重要的任务——清理尸体。假如没有秃鹫以及其他食腐鸟类,荒野上将会堆满动物的尸体,人间会变成真正的炼狱。不仅如此,这些腐烂尸体还会传播疾病,给动物以及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秃鹫等鸟类及时清理了动物尸体,才有了干净的荒野。

秃鹫的食量惊人,1分钟能吞下大约1公斤肉,一群秃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一头牛吃得精光。

腐烂的肉中一般会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这种令其他动物望而却步的腐肉,为何却成为秃鹫的饕餮大餐?它们就不会中毒吗?

这其中的奥妙在于秃鹫拥有一个强大的胃,可令其百毒不侵。

秃鹫胃内酸性比人类的胃酸高十倍,可以大量消灭摄入的可致病细菌。科学家曾经解剖了一只秃鹫,发现其大肠内容物里,85%的面部皮肤微生物不见了。即便如此,一些难缠的细菌依旧可以在秃鹫的体内生存。秃鹫大肠里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两种厌氧菌组成——梭状芽孢杆菌和梭状杆菌,这两种菌类对其他动物都是致命的,比如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可以造成水禽大批量死亡,而梭杆菌纲—核梭杆菌可以引发人类的结肠癌。但秃鹫却可以与这两种细菌和平共处。

此外,另一项研究在秃鹫粪便里发现了湾炭疽杆菌,这种病菌可致炭疽病。可是秃鹫依旧没有被感染。

在这么多病菌环绕的情况下,秃鹫不仅存活下来,还活得如此滋润,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Lars Hestbjerg Hansen博士研究发现秃鹫肠道里的微生物种群起到关键作用,在长期的进化中,这些肠道细菌和秃鹫形成一种互惠的关系。比如梭状芽孢杆菌,这种杆菌在肠道里迅速繁衍,可以把复杂食物分解成重要的营养物质。作为回报,这些细菌需要稳定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此外,秃鹫体内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针对梭菌属中某些菌种的抗体,可以抵御一些神经毒素。有了这些特殊能力,秃鹫在进食的时候可以首先滤掉容易感染的微生物,留下那些对自己有利的细菌。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大自然存在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本领,无论是鸟还是人,皆不可以貌取人(鸟)。

(作者:赵序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