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上线

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上线
 

    本报记者 姜 靖

农民坐在躺椅上,悠闲地喝冷饮,戳下手机屏幕,几个农业装备就开进了自家农田,作业数据则实时出现在手机上,后台对大数据分析处理后,还能编制不同阶段农机作业计划……这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苑严伟做报告时常用的一张图,讲述的正是他和千百万农机人的梦想。

3月23日,由该院研发的国内首个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暨希望田野App正式上线,这一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从监管到服务,一个平台全覆盖

研究团队另一技术骨干张俊宁研究员一边娴熟地向科技日报记者演示一边说:“只要打开手机App,就能看到类似滴滴打车的界面,附近可用的农机装备一目了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约‘机’。”

例如,选择深松作业,机具位置、作业轨迹、机器工况、作业质量等数据会由安装在机具上的智能终端实时报送到这个云服务平台进行存储和自动统计,作业结束后,即可根据作业面积进行深松补贴电子结算。

在播种过程中,该平台可对玉米、大豆、棉花、马铃薯等播种机播种作业中下粒数、漏播数进行监测,对机械故障和缺种引起的断播进行告警,并实时统计漏播率和播种面积。

在植保环节,利用图像识别准确识别杂草,通过变量控制系统,实现喷药量精准控制,还能使用无人机进行喷药作业,安全高效。无人值守的喷灌设备则能自己运作,根据土壤墒情调整灌溉量,大大节约用水。

收获过程中,该平台通过对发动机输出功率、脱粒功率、各关键运动部件转速、扭矩等关键参数的监测,可以智能地进行故障预警和快速准确的诊断故障类别。

该平台除了可以实现作业质量监测,还具备大数据分析和农业服务功能,不仅能自动对作业面积、粮食产量进行统计,形成产量分布图,更主要的是还能生成配套作业的变量施肥、喷药、灌溉处方图,指导下一年农业生产,大大节约了化肥、农药和水,降低土地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

除了对农机作业全程监控及补贴清算外,该平台还扩展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推介和配送、农产品供求和安全溯源、农业装备故障诊断及配件配送、专家咨询和指导服务等功能。

多个模块,搭积木般自由组合

 该平台何以如此强大?张俊宁告诉记者,加装在农机具上的智能终端是关键。以深松作业为例,除了北斗定位模块、车载控制器、无线网络模块外,该平台还在农机上安装作业深度传感器、机具识别传感器、姿态监测传感器等,配合坡地补偿、网络信号缓存续传等专用算法,才能实现坡地、垄作、偏远地块等特殊环境要求。虽然设备听起来复杂,但张俊宁自豪地表示,只需10分钟安装和标定,深松机就能长上“千里眼”和“顺风耳”。

物联网、智能化农机装备和大数据平台等技术也是缺一不可。据张俊宁介绍,在正式上线之前,该平台曾用于全国多个省区使用,经过了多轮改进和优化。特别是在吉林省,进行了长达三年、横跨10余个县市的应用示范,尝试了平作和垄作模式、丘陵和中朝边境等复杂条件。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成洪介绍称,依托该平台,吉林省建立的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实现了作业数据实时传输,并依据电子监测信息发放作业补贴,保障了补贴过程的公开透明,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提升了吉林省农机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实施“四位一体”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高标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等多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记者注意到,在吉林省应用示范项目中,该平台提供了包括深松、保护性耕作、马铃薯全程

机械化、玉米籽粒直收等多项极具地方特色的功能,对此,张俊宁解释称,这正是该平台又一大特点。“我们平台耕、种、管、收等各个模块都提供不同的套件,就像搭积木般自由组合,从而满足不同地区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他说。

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该团队足迹遍布近30个县市,200多个村镇,把吉林省的作物种植、农艺模式、农机作业特点弄得门清儿。

互联网+云服务,像“滴滴”一样打农机

该平台的另一大特点是,针对农户、机手、合作社、农机厂商和管理部门等五级用户,开发了不同类别的管理系统。他说,农户可以像“滴滴”一样打农机,农机合作社可以通过云服务完成机队的管理调度、工作量计算等业务,管理部门则可以看到自己业务领域内农业生产情况。

苑严伟告诉记者,未来,越来越多的农机会实现自动驾驶,自动作业;更多的机器人将出现在各种复杂的工作场景中。随着农机物联网应用的深入,农机大数据平台将逐步实现播种机播种监控、收割机测产、拖拉机自动驾驶等应用。

“该平台的上线,标志着我国农业在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方面跨出了重要步伐,进入互联网+智慧农业的时代。” 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刘恒新说。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博表示,传统农业正在面临资源、环境的重大压力,这个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产业正在发生聚变,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将打破粗放式的传统生产模式,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机装备发展的必然。

作为中国农机研发的“国家队”,该院提出“以信息化为核心、以智能装备为支撑,以互联网+云服务系统为平台,提供现代农业智能生产全程解决方案”的产业发展定位,近年来先后完成近百项精准农业相关的国家科研项目,服务数十个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特别是在吉林、山东、内蒙古等多个地区,高质量完成以信息化引领的现代农业工程标杆式示范项目。

王博表示,该平台是该院承担的“机器作业状态测试方法研究”等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标志着该院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已经成熟。下一步将在全国重点农业省份和重要区域市场进行复制和推广,将有助于我国农机作业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持续进步。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三军将士接受最高统帅检阅 齐声高呼强军

      军报记者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王士彬、安普忠) 回顾建军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维护核心,彰显辉煌成就。上午9时许......

    05-02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

    03-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未来20年中国新能源增量将超欧美之和

      30日在京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简称《展望》)中文版显示,未来20年,中国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的最大来......

    03-31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北京进入两会时间

      本报记者王延斌杨雪 刘园园陈莹张晔 又是一年春风绿,又是一年两会时。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03-03    来源:中国科技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军地联合搜救遇险飞行人员形成机制

      遇险飞行人员救援是飞行安全链条的兜底环节,伤员早一分钟得到救治,生命安全就多一分希望。空军后勤部门着眼提升救援......

    03-04    来源:国防部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下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立......

    03-13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句容探路全域旅游新样板

      3月26日,句容市第四届樱花节在天王镇浮山樱花园内举办。2014年3月,句容市初次举办了樱花节,首届便吸引了30余万游客前......

    03-30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 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由中国

      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刘坤)北非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3月11日,非洲第一高阿尔及利亚嘉玛大清真寺宣礼塔主体结构正式......

    03-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潍坊设立首个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

      10月30日上午,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相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国际合......

    10-3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天舟一号飞行任务特点

      4月20日晚,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踏上了首次任务的征程。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

    05-04    来源:科技日报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