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即使是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商务印书馆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今年,这家“文化老字号”迎来120岁的生日。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总经理于殿利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走进这座简朴却不失厚重的建筑,走进自己那间被各种书籍堆满的办公室。

“看,我这儿又都被书堆满了。”这个不足30平米的房间,大概有几千本书,各个出版社的都有。“喜欢的书尽管拿。书找到爱它的人才能发挥价值。”对爱书人,于殿利总是慷慨,反正满墙满地满桌的都是书。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阅书无数,最爱《新华字典》 

“上小学时,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语文课本从头翻到尾读一遍。一口气,不吃不喝全部读一遍。那是一种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求。书里的故事、书中的道理都是那么新鲜,让人好奇。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书就是奢侈品呀。”

“因为在农村长大,家里有书的并不多。去谁家玩,看到人家有书,立刻就迈不动步子了。就像小孩子看到好吃的一样,一定要想方设法把那本书看完了。”

于殿利清楚地记得人生的第一本书。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唐诗选》,在我们县的新华书店,几块钱吧。另一本印象较深的书叫《欧阳海之歌》,那时写作文最爱引用其中的句子。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是那种32开的,是16开的,好像一本杂志的增刊,那是我自己拥有的比较厚重的一本书。”

从第一本书开始,到现在“阅书无数”,于殿利会钟情什么样的书籍?

“要是在孤岛上,只能带一本书陪伴自己,我选《新华字典》。因为《新华字典》里面有大乾坤。语言文字实际上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有智慧、知识的结晶,新华字典就是集中了中国汉字的智慧,尤其是中国现代汉字文化的精华。”

历史专业出身的于殿利最喜欢的书其实是《史记》。

“上大学时,老师曾说,四年本科,有两本书会让你们终身受益。一个是《史记》,另一个是《马恩选集》。我还真都读了,直到现在都很受益。”

“《史记》被称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单单读文字也是非常美的。但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一种方法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才能成一家之言。”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多年的阅读和编辑使于殿利对书籍更加“挑剔”——尽量读原典。“《史记》,用历史学的术语来说是史料,是司马迁那个时代的记录。它属于原典,不是我们后来人写的各种解读,也不是二手书。”

于殿利把原典之外的、后人所写的所有东西都看作是一种“解读”。

“解读本身就是一种猜测,实际对于原作原思想是打了折扣的。” 于殿利的博士论文关于古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历史专业的他用尽全力去钻研法律原典,要求自己从法律这个学科的方法论、学科框架和范式去研究巴比伦的文明,不能说法律的外行话。

2000年,于殿利第一次去英国伦敦。行程虽紧,找到空闲时间他就直奔大英博物馆,直奔亚述文明馆。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近十几年,每每访问伦敦、巴黎、纽约,只要稍有闲暇,他都会走进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去看那些见证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文物,去年他出了一本书《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与思想》,书中收录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图片,字里行间安放着一位对亚述痴迷的学者深沉的历史情怀。

  (下图:大英博物馆入口)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阅读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于殿利写过一篇文章,《阅读,是一种责任》。

他说,“阅读从来没有像时下这样受到过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在文中引用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先生的名言“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倡导每个人都应承担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主动阅读。而这两年,于殿利逢人便讲,阅读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你一年不阅读,一生不阅读也许也没什么关系,也生命无忧。可是人类这个物种要是都停止了阅读,都停止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这个物种会是什么样?恐怕,我们会回到原点。”

书是什么?阅读是什么?当所有这些概念都没有的时候,人是什么?

每个人一出生,就接受了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它们都是人类通过学习而创造的。每个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其实一直在消耗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谁来创造的这些物质财富?如果,每一个人一辈子创造的财富都不如你自己消耗的多的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留下?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阅读,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书籍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阅读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多样。“出版就是要善于利用人类一切新的技术成果,所以出版没有理由固守纸质图书出版,必须要适应全媒体出版的形式。”

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殿利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从2014年开始,也开启了全媒体出版的新时代。一本纸质版图书的出版的同时,就已经走向了全媒体出版的其他流程,出版了其他的数字产品形式。而于殿利想做的,还不仅仅是这样。

他认为,现代科技最大的魅力,不是把纸质图书原封不动地做成电子书,是要把同样类型的图书集合在一起,建成更大的数据库,有任何主题检索的功能。“以汉译世界名著学术丛书数据库为例,假如我输入国家这个词,所有关于国家的论述,都会排着队涌现出来,这相当于呈现出一个学术史,这个概念从起源到现在,你尽可以浏览梳理。”

“我们出过一本书,《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我说我可以把它延展成《没有人是哲学家,也没有人不是哲学家》,《没有人是历史学家,也没有人不是历史学家》。现在学术研究的大众化趋势已经形成。大众化不是说所有不搞学问的人都可以从事学问研究,而是相对于专业的研究者而言,那些天天着迷于这个东西的非专业人士,没准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专业人士,相当于京剧的角儿未见得就比票友唱得好。”

“所以,与其说如今是阅读的黄金时代,不如说是做学问的黄金时代。”

改善乡村,从改善孩子的阅读开始

近几年,于殿利“下乡”的时间多了。“现在我越来越恋乡,我渴望泥土的芳香带来新的营养”。

回到乡村,于殿利却发现,村子里的学校越来越少了,孩子们也越来越不爱读书了,“我受到了一种刺激”,回想起小时候自己爱好读书、渴望读书的经历,他认为,必须要做点什么。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2016年国庆节前,于殿利前往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毓英学校进行调研。这里是胡适的故乡。

校长打开图书室的大门,于殿利吓了一跳。“图书室里的书真是不少,但它们好像来自另外一个年代。很多内容花花绿绿的,并不适合孩子们看。”10月19日,商务印书馆在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毓英学校建立了“乡村阅读中心”。阅读推广由此起步。

于殿利计划,以乡村阅读中心为依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编辑、作者、专家,甚至全国一线名师,去跟孩子们进行交流,陪孩子们读书,教孩子们读书。另外,还将开展乡村教师培训计划,每年把乡村老师集中送往当地城市,甚至来北京,进行培训。

“能不能发挥作用,老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于殿利提出了“乡村教师补助计划”,每月为乡村一线骨干教师提供五百到一千的生活补助,帮助当地留下更多好老师。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2017年4月,在山西省高平市良户村,又一所乡村阅读中心建立起来了。

“中国的状况要改变,症结在乡村。改善中国,从改善乡村开始;改善乡村,从改善乡村的文化开始;改善乡村文化,从改善乡村孩子们的教育开始。”乡村阅读中心计划在每个省选一个村做试点, “选择有学校的村子,建立图书馆,1万种书为标准的配备”。

“一个人,一个机构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殿利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改善中国的乡村,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如若形成一个社会洪流,改变中国乡村教育不是一句空话。”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是商务印书馆在百年前提出来的立馆宗旨,也是一代又一代商务人的立身之言和毕生追求。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第四届城市科学节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学生

      第四届城市科学节近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届城市科学节以奇妙的科技之旅为年度主题。本次活动主要针对5-25岁青少年、......

    05-05    来源:华夏时讯| 编辑:确牛

    分享
  •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范长龙出席仪式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

    0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银川花博园51个郁金香品种进入盛花期

      近日,记者来到银川花博园了解到,为了迎接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开幕,银川市林业局在花博会首次尝试大面积种植郁金香......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宣传语新鲜出炉

      自3月5日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和中国银川首届荷花节宣传语征集活动结束之后,经过一个月的严格评选,第九届中国花卉博......

    04-25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这位异乡的游子写遍了苏州的乡愁

      在江苏媒体圈,应志刚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做了20年深度调查记者,带出来的学生,不少已是各家媒体的中坚力量,至今......

    04-27    来源:人民网 宁夏频道

    分享
  • “永州之野”将登陆2018中国中部(湖南)

      以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

    11-0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解密飞鸽传书-鸽子是靠地磁导航的

      一只信鸽,即使你把它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它也能把信带回家。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几匝线圈,以小电池供电,鸽子......

    05-11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举行 新疆

      久闻新疆瓜果飘香,今天终于品尝到了!11月1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

    11-03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我们诞生在中国》北美票房名列前茅

      中新社洛杉矶4月29日电 (记者 张朔)《我们诞生在中国》(Born in China)北美上映首周成绩不俗,在最近一周北美票房排行榜近百......

    04-3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韩国第19届总统选举的八大变化

      人民网首尔5月10日电(夏雪、实习生 袁晓雪)备受瞩目的2017年韩国大选已尘埃落定,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文在寅......

    05-10    来源:人民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